首页台湾贸易企业与观点

两岸科技企业联手 共同应对全球产业变革

作者:颜小朵 2012-11-05 发布 来源:去台湾旅游网

”。“目前,两岸正同样面临全球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和挑战,海峡两岸科技界、经济界应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商大计、共谋发展、共创双赢。”昨天在昆山举行的2012海峡科技论坛上,科技部部长万钢的呼吁得到了与会嘉宾的一致认可。

 

11年前,当台湾三三会会长江丙坤第一次来到昆山时,他是用“农村里的灰姑娘”来形容这里,如今他再次到来,昆山变成了“美轮美奂的"小台北"”。如今的昆山,已累计批准台资企业4188家,在台湾电电公会大陆投资环境评估中,更是连续四年排名“综合实力极力推荐城市”第一。今年1至9月,该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932亿元,进出口总额630.7亿美元,“台商对昆山功不可没  转:北进西进,不如“上进”

  “台商创造了大陆经济增长10%的能动力。但目前,台商在大陆的发展也面临内在和外在的冲击。人工上涨、劳力短缺、地价升值、环境保护等都影响着经营环境,他们也纷纷进行转型升级。”江丙坤看到,有些台商选择的是转移阵地方式,比如广州台企集体到合肥投资,沿海台商到安徽铜陵集中进行工业园开发,成都台商聚集投资也越来越多。而有的则选择了由加工外销转向内销,由制造业转移到服务业。

  不过,“北进也好,西进也好,都不如"上进",也就是企业本身转型升级、就地升级。”江丙坤说。

  今年4月25日,是让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总经理罗昌炎至今都难以忘记的一天公司在台湾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成为第一家在昆山发展壮大后返台成功上市的台资企业。“只有在正确的创新战略宗旨下创新产品、市场创新,方能持续经营。2008年至今,公司已有19项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其中有9项获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还有6项申请正在审核中。”罗昌炎告诉记者,为适应公司的迅速发展,2008年至2010年,公司共投入研发经费高达6839.48万元,占企业近三年总收入的3%以上。

  无独有偶,在昆山,仁宝、捷安特、昆达电脑、彩晶光电等一大批台资企业纷纷将业务向品牌销售、售后服务、创新研发、维修保养以及区域总部等领域拓展。目前,该市台资企业建有各类研发机构300多家,每年投入研发经费占企业产品销售收入的5%以上。

 

  合:深化ECFA效益,要靠科技“巧实力”

  后金融危机时代,两岸企业不仅要谋求自身转型升级,学习合作似乎更显重要。今年上半年签署的《两岸投资保护和促进协议》《两岸海关合作协议》以及《两岸货币清算合作备忘录》,都为两岸的合作打开了绿色通道。“两岸产业应加强合作,深化扩大ECFA效益,加快服务贸易协议和货币贸易协议的协商,共同应对严峻的全球经济形势,惠及两岸同胞。”江丙坤一再强调,“台湾的"软实力"和大陆的"硬实力"要化成"巧实力"。”

  “科技将是未来启动两岸互利共赢过程里最主要的内涵。”台湾工研院董事长蔡清彦介绍,自1997年推动两岸产业合作至今,已办理通讯等19项产业共计44场两岸交流会议,促成两岸1610家企业签订合作文件或产生后续成果301项。第七次江陈会谈也公布了“加强两岸产业合作的共同意见”,双方选定以LED照明、TFT-LCD(面板)、无线城市、低温物流与电动汽车等五大产业作为两岸产业合作先期项目,这些在未来都将形成强大的推动力。

  万钢建议,在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下,两岸应共同研究世界科技发展新趋势,探讨国际科技竞争格局及产业转移规律,寻求切实可行的制度性合作框架,建立共同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和技术标准体系,实现两岸创新体系的系统对接,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提升综合竞争力。

  学:创新力不足,科技金融亟待破解

  采访中,多名与会专家表示,在江苏乃至,更多的企业不像龙灯那般幸运,实体经济往往表现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现有金融体系承担不起促进科技创新的重任。”南京大学商学院经济学教授杨德才尖锐地评论。他认为,首先,科技创新的主体并不受金融机构青睐。民营企业是台湾地区市场中最具自主创新动力与活力的主体,但由于其性质,决定了其在市场上无法与国企享有同等市场金融待遇。同时,现在的银行资本也不需要介入风险较高的科技创新产业化生产体系就可以获得很高收益。

  “如果靠企业自身走出迷途,时间会很漫长。”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总裁张伟告诉记者,“中国的科技企业风险投资方式必须创新,科技金融也许是个方向。”他说,江苏科技金融发展很快,是16个科技和金融整合的试点地区之一,近年来,总共拿出了超百亿资金支持科技金融体系的建成。在江苏,科技支行有22家,科技保险、科技小贷公司将近40家,80%以上的开发区都设立了自己的科技担保公司,这正为企业的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