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台湾新创新经济

医疗科技新星 个人化抗生素快筛 以医流体以精准治疗为目标

作者:责任编辑 2020-05-01 05:05:28 发布 来源:bnext

当医师使用错误的抗生素治疗超级细菌感染时,很可能发生具抗药性的细菌没有被杀死、顺利存活下来,甚至抗药性基因会在细菌之间相互传播,最后导致感染症处理缺失的不幸结果。

 

以上,即是真实发生在MedFluid医流体创办人李文斌(Bon)周遭的故事,我的父亲因为阻塞性肺炎而被紧急送到急诊,当时病情危急、来不及进行检测,医生只能依照过往经验投入抗生素。可是过了一天之后,父亲病情没有好转,反而更加恶化。医师说:已经下了最重、最后线的药物,而且,抗生素的一次疗程是七天,加上细菌结果报告还没出来,他们一时之间也找不到适合的药物。Bon回忆起2012年的夏天,父亲最后因为败血症离去,母亲也在那段照顾期间过度劳累、癌症复发的经历,不由得感叹地说道。

 

 

2019年举办的InnoVEX新创特展,医流体获得价值10 万美元的InnoVEX 竞赛首奖Taiwan Tech Award。
2019年举办的InnoVEX新创特展,医流体获得价值10 万美元的InnoVEX 竞赛首奖Taiwan Tech Award。

 

这件事情成为我人生的一大遗憾,也是我投入创业的最大动力。李文斌分享,即便台湾医疗技术已经相当进步,但还是有医生束手无策的情况,细菌感染所造成的并发症不容忽视,抗生素治疗每迟缓1小时,死亡风险就增加8%。

 

既然正确使用抗生素这么重要,为什么医生无法给患者正确投药?医疗长蔡少轩解释,无法及时正确投药的原因包含两点:一是现有的检测方式及检测速度太慢,需要2~3天才可以得知药敏性测试结果。若过程中使用无效的抗生素,不但无法治愈病患,还很有可能导致病情恶化、助长抗药菌的滋长;另一个原因,目前医生大多还是采用经验疗法作为投药判断,这当中便存在判断错误、投药无效等风险,导致无法即时对症下药、造成病人死亡的憾事。

 

超级细菌所带来的困扰,全世界各处都在发生。每年约有70万人死于细菌抗药性,病患平均在医院待13天、花费55美金接受治疗。根据WHO的说法,这是现在全球十大危机之一,如果抗药性这件事情迟迟不解决的话,到2050年会累积达1000万死亡人数。Bon分析资料。也正因如此,如何加速抗生素的检测速度、增加检测细菌种类,以及精确计算投药剂量等等,成为当前医疗产业急需解决的痛点。

 

沉潜三年:累积实力、找到合作伙伴、遇见贵人

时间回到2010年,李文斌当时还只是一名理科硕士生,主要钻研医疗检测仪器相关的领域。一毕业就进入台积电当工程师,而后离职、再度回到校园实验室,当时就读清大动力机械系的博班,进行一系列解决细菌抗药性的技术研究与开发。三年后,Bon在永龄基金会举办的新创竞赛中结识了其他三位创业伙伴,开始了往后几年的创业旅途。

 

团队成员各司其职,他提到:我负责微流体核心的技术研发、技术长吕子杰从事软硬体整合与系统建置、营运长赖韦中从事市场营运规划,以及行销长蔡少轩负责临床实验与验证。

 

在攻读博士班期间,他也幸运地遇见多位贵人,包含清大动机研究所的李国宾讲座教授,以及高雄长庚前院长李炫升医师、医检部尤慧玲主任等人,协助团队共同开发个人化抗生素筛选平台。

 

隔年(2019年)五月MedFluid医流体正式成立,成为医疗科技领域备受瞩目的一支新创团队。

 

以气动式微流体为核心,突破现行医疗技术的瓶颈

团队首创的fAST-个人化抗生素自动快筛开发平台,以气动式微流体为技术核心。蔡少轩介绍:我们透过精密的微流体技术,将耗时、耗力的抗生素药敏性测试,改以整合至半张名片大小不到的微流体晶片上。

 

整个操作过程只需要将培养好、不到1cc的检体,以及抗生素加入到微流体晶片上,再透过简单的软体操作,便可以在五分钟以内完成整个实验,可同时针对三种不同抗生素的组合进行测试,经由颜色判断抗生素的抑制效果,并在4~5小时后获得快速、准确的细菌药敏性分析。蔡少轩补充说明。

 

注:微流体(microfluidic)技术已发展20多年,原始概念希望将一系列实验流程整合至微流体晶片完成精确检测。其过程仅需要微小流量的溶液或试剂,整合晶片载台与所需的抗体或试剂,可在非实验室环境中快速完成即时检测(point-of-care testing, POCT)。近年来,微流体技术应用愈加广泛,也可成为细胞培养平台,让医疗人员能够针对病人所需、精准投药。

 

 

李文斌进一步解释气动式的概念,他们运用压缩空气-控制液体流动的原理,使小小晶片里面可以做双向、多向传输与混和,不过缺点就是需要气体的供应压缩机,或者抽气帮浦。借此,医流体所寄出的解决方案能够在24小时之内完成所有检测流程,并提供医生哪一种细菌、需要用哪一种抗生素等相关资讯。蔡少轩表示,未来希望这项新技术能够普遍运用于各大医院,在最短的时间内协助医师精准投药、减低误判风险。

 

与佳世达合作研发机台,产品预计2022年上市

医流体团队目前以台湾、美国为目标市场发展,并与科技大厂佳世达科技合作研发机台。

 

问及一开始如何找到佳世达的接洽管道?李文斌回忆,2019年参加B2MC Taiwan、有意寻找合适的OEM厂商,刚好找到对方在台湾的负责窗口,再加上我自己是清大创业车库团队的一员,里头有很多知名、担任资深经理人的校友,帮助我们连系到佳世达的高阶经理人。他补充说道。

 

另一方面,创办人在此强调,他们并未疏忽新创团队与大企业合作、交手可能带来的风险,为了避免核心技术为大厂所用,双方合约书里必须明确规定专利归属,Bon 解释道:譬如微流体技术都是我们的,但机台相关设备、自动化设备皆是双方共同拥有;如果要将技术转让给第三方,在规定年限里需要经过对方的同意。

 

除此之外,李文斌也分享医流体今年度的计画,预计分成两个阶段:一是大量生产微流体晶片;二是进行技术验证、获得专利授权,期待第一代商业化机台顺利完成FDA审查,我们必须证明自己累积足够的data base,以及与现有检验结果相同。团队补充,目前亟欲克服精准度的问题,我们的产品比快筛更精准、专业,但不比大企业的专业程度,算是中间领域的整合。产品有望在2022年年底正式上市。

 

创业快问快答

Q:长远来看,公司想成为一家何种类型的公司?下一步的目标是什么?你们如何完成?

 

愿景为成为一家个人化医疗服务的公司,具有提供基因诊断与精确治疗方案的仪器与服务。下一步为完成第一代商业化机台进行FDA审查,目前已跟大型医疗器材设备厂商合作进行开发。

 

Q:最常被客户或投资人问起的事情?您会如何回应?

 

如何证明我们的技术具有临床价值?

 

A:已跟大型医疗中心进行临床测试研究,进行临床价值判断与分析。

 

Q:创业,教会了你哪些事?简单分享创业至今以来的心得感想?

 

回看创业历程,医流体团队形容自己就像是一夕之间得到了好几十年的人生阅历。创业家必须在短时间大量学习、磨练。一位成员分享,以往在任职大公司时,由于自己不是管理阶层的人员,所以对于公司的营运、财务往往是不闻不问;现在开始创业,要解决的头几个问题正好就是在当公司职员时不曾过问的营运策略,只好再从头学起相关知识。

 

除此之外,其他成员也表示,创业让他们学会换位思考,开始习惯走出自己本身的职位,以执行长级的思维模式,规划该如何才能让公司走得更久更远、让产品走出台湾,迈向国际。创业对于团队而言就是个边走边学的过程。现在回看过去所有的历程,那些曾经接收过的鼓励与批判,如今都已内化为团队的力量,让团队在做出决定时能快速地坚定立场、果敢判断。

 

团队资讯

公司名称:医流体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时间:2019/5/17

产品名称:个人化抗生素快速筛选平台

上线时间:2022/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