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台湾游特辑

培训祭孔工作人员的以成书院

作者:责任编辑 2009-07-25 05:07:24 发布 来源:去台湾旅游网

2005年适逢以成书院一百七十周年庆,并沿袭每满十年就扩大举办庆典的传统,以成书院到底由什么不同凡响之处?

 

 

 

曾经参观过台南市孔庙的人,大部分都顺道参观过以成书院,也常常会把以成书院当作是孔庙的某部分展示厢房或办公室。其实,以成书院是台南市文庙的乐局,也就是教导、传承祭孔相关仪礼,并培训礼生及乐生的私塾,主要工作是训练祭孔释奠的工作人员。所以,如果游客参观的时机正好,还可以亲眼见到、亲耳听到院生们的练习,否则见到的,可能只是几个正在阅读、研究工尺谱的师傅,或是供桌上一炉袅袅的清香。

 

 

 

全台首学的台南市孔子庙在创立之初,为了举行释奠礼,就已经设立了乐局,但明确时间与情形已无法从考证。有文献明确记载的是:清道光十五年(1853),巡台兵备道兼提督学政刘鸿翔在参谒过台南孔乐之后,曾命人修筑凋零的建筑、增补乐器,并从内地聘请乐师。清光绪十七年(1891),正式成立以成书院(日治时期称作以成社),推许南英为社长,赵云石为副社长。取名以成则是取自古乐八音齐呜、以集大成的含意。一开始,挑选、训练院生的标准极为严格,要进入以成书院,必须要是秀才以上才可以,平日则须要勤快地练习礼乐,以便于释奠礼时,能够胜任礼生、乐生的工作。日昭和八年(1933),以成书院编印了<圣庙释典仪节>,其中收录了许多古乐器图谱及乐谱,使古乐能够流传后世。

 

 

 

目前所看到的以成书院,是在台湾时间七十四年(1985)至台湾时间七十五年(1986)整建的。面宽三开间,中央明间开有双扇门,两侧次间为单扇门,在构造与装饰上,都是颇为简单的型式。在整体的造型上,以成书院的屋顶比中央之崇圣祠略低,虽然同为硬山形式以燕尾收头,但使用仰合瓦无瓦当滴水。书院内的“中央”明间设有神龛,单独祭祀孔子神位与五文昌帝君,神龛上高悬辟宫雅乐匾。另外在院内也陈列有一些乐器及一幅孔子画像。

 

 

 

因为成立的时间为台湾最早,所以有关祭孔释奠,全部依循古礼,不但牲品、礼乐等完全是照古制,就连主祭、陪祭的衣服、祭辞等,都相当讲究,堪称是最符合原味、最值得成为典范的祭孔释奠。也是因为对于祭典的考究,以成书院一直以来,都是台湾其他各地文庙的取经对象,不论是曾派员前来学习、观摩,或是邀请以成书院派人前往协助、指导,以成书院俨然成为全台祭孔的种子乐局。在府城设立一百多年来,全台各地的祭孔释奠几乎都是由这里传授出去。

 

 

 

以成书院总干事方省策表示,之前,孔子的故乡大陆山东省曲阜县,曾有学者专家到台南来参观祭孔释奠,对以成书院完整保留了祭孔相关乐器、礼书及释奠仪式,相当的惊讶,并说全台首学的祭孔仪式比中国大陆还慎重,而在参观其他地区的祭孔后,对台南的评价也最高。

 

 

 

目前,台南孔庙,每年固定举办春、秋两祭。身为全台首学,有必要把这项尊师重道的精神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