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台湾北部旅游台北旅游

台北大稻埕码头 单车骑行 夕阳美景浪漫约会

作者:小爱台湾 2020-09-07 09:09:30 发布 来源:去台湾旅游网

景观特色:为台湾多项特定节日施放烟火之地点,码头边夕阳美景也常让不少摄影好手聚集取景。

 

 

大稻埕码头黄昏景色

 

大稻埕原是平埔族的居住地,因万华(艋舺)同安人发生激烈的械斗,造成族人移至大稻埕定居,开始大稻埕淡水河旁商店和房屋的兴建,淡水港开放后,大稻埕在刘铭传的治理下成为台北城最繁华的物资集散中心,以茶叶、布料为主要贸易交易,当时的延平北路及贵德街一带便是商业活动的重心,也让大稻埕早年的历史多采多姿、令人回味。

 

大稻埕码头位于淡水河畔,现今五号水门处(环河北路、民生西路口)。大稻埕的发展历史,与大稻埕码头有着密切的关系,淡水开港通商,外商洋行纷纷到此开设商号,促成大稻埕往后的繁华。现今虽然码头功能不复当年,但已转型为民众休闲游憩的去处。

 

近年来大稻埕码头除了迎节庆放烟火之外,沿岸并辟建自行车道,民众可以悠闲骑单车享受河畔之旅,同时欣赏大稻埕的古意景致。

 

 

大稻埕码头地理位置地图

 

地址:台北市大同区大稻埕码头

 

大众运输:

1.搭高铁或台铁至台北站下-转搭台北市公车(274、641、669路)至大稻程码头站下。

2.搭高铁或台铁至台北站下-转搭台北捷运至双连站下-转搭台北市公车(红33路)至大稻程码头站下。

 

由来

在台北尚未开发的时候,大稻埕原本是平埔族原住民圭母卒社的聚集生活的地方,直到了康熙48年(1709年),当时在台居民陈赖章向申请了官方开垦直到,开拓大加腊堡地区,包含了大稻埕一带,汉人才渐渐进入这里,开始了农业公正的生活,当时这个地区有一个很大的晒谷场,供这里的居民使用,因此就将这里称为大稻埕。

 

 

落日夕阳加上灯光秀 分外美丽

 

繁荣

大稻埕的范围为民权西路以南,忠孝西路以北,西临淡水河,东至重庆北路,往北是大龙峒,往南经北城门进入城中区,出南门后到艋舺,而大稻埕码头位于淡水河畔的5号水门处,环河北路与民生西路口;大稻埕码头的兴起,也与大稻埕地区的发展相当有关,因为大稻埕紧邻淡江,而称大稻埕为稻江,1858年,清廷因英法联军之一役战败,签订天津条约,在1860年,淡水正式开港通商,促成大稻埕往后浓郁的异国情调与繁华景象,实际起卸的口岸,则包括艋舺和大稻埕,艋舺因居民排外性强,加上河口淤积等因素,把通商机会和台北物资集散中心的地位,拱手让给大稻埕;往后,英、美等国商人,纷纷在大稻埕沿河的贵德街和南京西路上设立洋行,而外商鼓励北部农民大量种茶,以便销往自国;在外国洋行带印引下的茶叶贸易,不但使市场扩大,也 使这里的经济发展开始繁荣兴盛;更在刘铭传担任台湾巡抚前后,划定大稻埕的淡水河沿岸为外居留区,并改善货运、码头设施及电力通讯等,更是奠定了大稻埕商业繁荣的基础。

 

 

兴衰

从汉人进入开荒拓垦后,一直平静的生活在大稻埕地区,直到了1920年,台湾日治时期,台湾总督府实施了台湾地方官制以及行政区域改制等计划,废除当时台北厅直辖之艋舺、大稻埕、大龙峒三区,设立了台北市,隶属于台北州,虽然大稻埕的区域已被裁废,但是大稻埕并不因此就成了历史名词,时至今日,大稻埕仍然是台北人怀念的所在。

 

 

大台北的怀旧风味

大稻埕在台北市的规划下,在特定的节日也有烟火活动,让民众在淡水河畔欣赏美丽的烟火表演;此外,附近的大稻埕历史街也是著名的景点,海关博物馆更是展示着世界各国的海关制服以及相关文献、文物,永乐市场、迪化街更有许多充满人文风情的建筑,让民众在都市的忙碌生活中,能够体验早日的纯朴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