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三岛旅游澎湖岛旅游

裡正角日军登陆纪念碑

作者:责任编辑 2009-10-03 发布 来源:去台湾旅游网

清光绪21年(1895)甲午战后,日本决定趁清廷派使臣到马关议和之际,出兵造成占领澎湖的事实。当年3月15日日本海军中将伊东率领的联合舰队由佐世保军港出发,于20日下午抵澎湖将军澳。3月23日上午日本军舰在龙门里正角海域发动攻击,掩护混成支队抢滩登陆,占领良文港(龙门)西方的高地(即尖山村)。下午,日军开始向太武山推进,并于傍晚占领太武山。次日凌晨日军先攻陷拱北炮台,再经东卫(东卫里)、文澳(西文里、东文里)进逼妈宫(马公),到3月24日正午攻占妈宫城,揭开了日本殖民台湾的序幕。

 

这座日军登陆纪念碑的由来,根据日本人井原伊三太郎在昭和7年(1932)出版的《澎湖岛大观》的说法是:大正13年(1924) 3月23日,时任马公要港部司令官谷口倡议建碑来纪念日军登陆澎湖满29周年,得到澎湖郡守竹下及地方人士响应,捐募了壹千余元日币。因此选在日军登陆的海边高地兴建第一座日军侵台的纪念碑。

 

建筑形式

龙门里正角日军上陆纪念碑的原始格局,因为立碑现场遭到严重破坏,已很难确实的描述。从日治时期的老照片来看(摄于1932年),纪念碑的基地四周围有硓石砌围墙,墙面以灰泥粉刷石碑矗立在基地正“中央”,连同基座总高度约5公尺左右。基座下端有玄武岩质的底座,底座长宽不得而知,似乎由3层石材砌成,上面两层微向内缩,石材接缝相当清楚。底座之上有一段以玄武岩叠砌的四角形基柱,台柱各立面的玄武岩都削成内凹的弧度,中间部位则饰以混凝土底的卵石组砌。柱体顶端也有一块3层的玄武岩组台度,底层的石材稍向内缩,让中层成出檐状,最上层则做比较大的退缩,以把碑身烘托得更加的高耸。

 

根据现场丈量,日本人当年留下来的石碑是以整块的方岗岩打造成的四方锥体。高约210公分,底部每边宽约60公分,顶部宽约47公分,碑顶略成金字塔状。目前石碑立在基地东北侧围墙边的一个简单(2阶)的水泥底座上,正面刻着鲜红色的台湾光复纪念碑7个大字。基地正“中央”的仿造石碑和原物相当神似,但是整体的比例及形式都和老照片有着相当的落差。至于基地四周的围墙则似曾经过整修,南北长约16公尺、东西宽约12公尺,但是有不少高矮不齐、宽窄不一的段落。入口设在东南面围墙的“中央”,门柱相当粗壮,右侧墙角有一个紧依两面墙而建的水泥台,台子的北侧还设有上下用的阶梯,据说是附近的国军实施火炮射击时的观测台。

 

等级:县定古迹类别:碑碣位置:湖西乡龙门村创建年代:光绪二十一年(年)历史沿革:中日甲五战争,败于日本,订立马关条约,允许朝鲜独立,并割台湾与日,台、澎人民竭力反抗。光绪二十一年〈一八九五年〉三月二十三日,日军伊东中将,率领十二舰向林投澳进发。轰击焦拱北砲台。拱北砲台还击,不能在林投海岸登陆,乃排列四舰于龙门港之裡正角,以舰上大砲,掩护溷成技队四舰官兵登陆。向太武山南推进,本碑由龙门裡正角登陆后所立之纪念碑。原日军所立之纪念碑主体约可分为三段构成,今只剩上部,后期&#作碑基,平面为四方形,约一公尺见方,高约二公尺以花岗岩建造,位于路旁,其旁有一土地庙,据称庙址方为纪念碑原址,基地范围已砌筑围牆为目前台湾地区最早有关日军侵台之纪念碑。 

上一篇:林投公园
下一篇:青螺沙嘴湿地